【数学大讲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记数学大讲堂第三十五讲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4-17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专业认知能力,培养师范教学技能,4月12日晚,以“我的专业成长之路”为主题的数学大讲堂第三十五讲在20幢一楼报告厅成功举行,主讲人是温州市永嘉县城西中学的特级教师金建平,由我院朱伟义教授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朱伟义教授)
金建平老师从三个部分介绍自己的教育成长之路。第一部分是他的“轨迹路”,大学毕业后在多所中学的教学经历让金老师深刻地体会到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把握机遇、贵人相助和自身实力三者缺一不可。他深入贯彻实践、反思、创新的思想来提升自身实力,在此也与大家分享了他切身积累的一点经验:“在没有旁人的指导下,模仿是一个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金老师认为公开课实际上的意义是“人磨课,课炼人”,当你通过这关时,你对课的结构、上法和理念的把握将会有质的提升。在机遇方面,他说道:“机遇到时要把握,没有时不勉强,顺其自然,但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金建平老师分享自身经历)
第二部分是他的“学习路”,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非数学专业毕业的金老师凭自身的努力踏上了数学师范这一条路,并且参加了温州市第一批“教学三坛”培训和“百名领军教师”培训。在专业道路上的不断努力和不断前进,最终成为浙派名师,并成立了网络名师工作室。
(老师认真听讲座)
第三部分是他的“教学路”,金老师着重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备课,并总结归纳为“必、科、短、易、新、趣”六个字,即备课内容短小简洁,具有科学性和必须性的同时又能够引起同学的兴趣。首先,备课最重要的是要心中有书,即“备教材”,金老师通过讲解几个教材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把握好教材的重要性。其次是“备引入”,要使课堂内容引人入胜,使学生充分了解上课内容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有道理的接受教材中的知识。最后是“备重点”,要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
(同学们认真听讲)
本次讲座金建平老师向我院师生分享了他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经历和经验,并给我院同学讲解了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途径和建议,为同学们今后学习及工作提供了借鉴,也希望我院师生在专业道路上越走越高,在教学成绩上再创辉煌。
蒋国梅/文、图
洪子媛/编辑